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

全方位、智能化的水务管理解决方案

物联网 大数据 人工智能 自动化控制
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

产品概述

智慧水务是智慧城市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充分利用空间信息、地理信息、物联网、移动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可实现水务系统海量运行数据、业务过程数据的实时采集、清洗、处理和分析,以更加精细、动态的方式进行水务系统的生产、运营、服务和管理,不断提升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障城乡用水安全。

大数据中心通过SD-LAN 专网实时获取智能物联系统、自动控制系统、线上平台等系统的海量数据,通过定制化数据库对其进行筛选和归档,并借助云计算或边缘计算提供的算力,运用Al技术将归档数据进行训练,进而生成精确的专家系统模型。该平台可为用户提供营收分析、自动化决策、水质模拟、旱涝预警等功能,在降低人力成本、提升生产效率和服务质量的同时,也为用户提供了专家级服务。

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按系统架构可划分为感知层、传输层、应用层、服务层,分别对应“大感知”、“大网络”、“大数据”,“大应用”4个子系统。

系统架构

系统架构

大感知

由大量不同平台、不同原理、不同形式的传感、计量、变送终端组成,这些设备不间断提供着雨量、流量、水位、水压、水质等关键水文参数的原始数据。与此同时,电气自动化、营收、视频监控等系统也生成了大量的运行数据。这两类数据再加上遥感系统与地理信息系统的开放数据,共同构成了“大感知”系统,“大感知”系统是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的眼睛,所有的分析、决策和预警均以大感知系统提供的数据作为源头。

大网络

由各种通信链路构建而成,包括运营商宽带、4/5G、GPRS、LORA、NB、BLUETOOTH、PROFIBUS等通信方式。各种通信链路配合SD-LAN专网一起组成了“大网络”系统,大网络系统是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的血管,“大感知”系统提供的全部数据均由“大网络”系统进行传输。

大数据

由数据库及各种数据处理算法组成。数据库负责将由传输层传递而来的感知层原始数据进行清洗和归档,形成二次数据,二次数据经过整合、分类、数据集划分后交由人工智能算法进行模型训练。模型训练完成后便可利用实时二次数据与历史二次数据生成可供服务层使用的三次数据。所有的原始、二次和三次数据形成了“大数据”系统,大数据系统是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的大脑,原始数据经过“大数据”系统处理后变成了形成清晰明确的指令,进而交由服务层执行。

大应用

负责将应用层生成的指令以弹窗提醒、声光报警、短信告知、三维动画等形式进行具象化显示。以营收分析、漏损计量、旱涝预警、自动化决策、水库调度、水质模拟、汛期监测、灌区监测等为代表的各种面向实际水务需求的服务共同构成了“大应用”系统,大应用系统是一体化智慧水务平台的手脚,直接为用户提供精准具象的服务。